公司动态

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公司动态

华夏视科:倡导机检工艺,助力印企质量全流程数字化

华夏视科:倡导机检工艺,助力印企质量全流程数字化

4月26日,由科印传媒主办、科印网承办的2022印刷产业数字化线上论坛成功举办。论坛以“数字经济时代,印刷业如何提升数字化水平?”为主题,从行业现状、发展趋势、企业案例、实践经验等方面出发,多维度梳理数字化转型路径,与广大行业同仁共同探讨当下印刷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

 

北京华夏视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视科”)作为印刷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中关村数字产业联盟理事单位,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单位,也大力支持并积极参与本次线上论坛,与业内同仁一起探索如何通过质量数字化不断推动印刷企业的转型发展。


2022印刷产业数字化线上论坛回顾


数字化是近年来当之无愧的热点词汇,如果有什么能和数字化相媲美,那一定就是疫情。不管疫情什么时候结束但它带来的影响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疫情带来的不止有病毒,还有被加速的企业数字化进程。

 

企业数字化的四个基本方面


①营销数字化

自疫情爆发以来,很多企业纷纷转向了直播带货的营销模式,加入到了**、*等短视频平台。


②支撑系统数字化

大量头部企业都进行了数字中台建设,把信息化过程中各个信息化系统累积的数据进行互融共通。


③核心生产系统数字化

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印刷企业中,关于油墨预置、集中供墨,甚至是数字化生产方式中JDF流程的建设,都是核心生产系统数字化的表现。


④价值链数字化重构

数字化与企业深度融合,必将重构企业及上下游的价值链。比如欧莱雅集团与神经科技公司合作,通过耳机将神经反应与香水偏好连接起来,根据消费者的情绪变化,进行更精准个性化的香水推荐。

 

华夏视科也一直通过一些行业数据,关注着印刷制造企业的数字化,思考如何用视觉科技助力印刷企业数字化转型。

 

新闻出版署公布了2021年“3·15”印刷复制质检活动和中小学重点教材印制环保质量检查情况(如下图)

这些数据是国家重点出版物印刷复制质量,而社会类图书的整体合格率,只会比这个更低。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的《2020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和《2020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数据,可以进行粗略计算,每年因为质量问题带来的损失并不少。

所以说印刷企业的核心生产数字化迫在眉睫。数字化的转型是为了谋求企业高质量的发展,而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产品。印刷出版署也多次强调质量的重要性。在新闻出版署发布的十四五出版业规划中,“质量”成为高频词汇,共被提及39次;根据人民网对2022年30份**工作报告的统计,“创新”被提及37.6次;“经济”提及39.5次。而印刷制造业要实现数字化高质量发展,也面临一些行业困境,比如人口红利逐年消退。

 

受疫情影响,2020年印刷复制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也创新低,净利润555亿,环比2019年下降28.3%。

※ 印刷复制,包括:出版物印刷、包装装潢印刷、其他印刷品印刷、专项印刷、印刷物资供销和复制

 

2020年的数据波动较大可能也是因为疫情的原因,但我们可以从2019年的数据来看。(如下图)

一方面,从业人数、利润率下降,另一方面,总营业收入基本持平并略有增长,也就是说,我们付出的越来越多,所得却越来越少,员工也越来越难招!

 

所以,印刷制造业的质量数字化管控势在必行。

 

 

华夏视科

 

在印前环节要保证印制文件的正确性,客户文件在进行拼版、出血、陷印过程中,或者是制作烫金版、专色分色时,都可能会出现误操作,导致文件错误;还可能出现RIP后文件乱码、色彩叠印错误的情况。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华夏视科的机检工艺,对文件的质量进行检测,避免错误文件上机印刷造成的质量事故。在PDF的文件检测以及印刷品和PDF的质量检测方面,华夏视科是国内一掌握核心知识产权的公司。

 

向印刷强国迈进

我国印刷总产值从**之初的不到50亿增长到2019年的1.38万亿,*****二位,可以说我国已是印刷大国,但是距离印刷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疫情和数字化发展,为印刷业的质量数字化提供了弯道**车的可能。
 

 

华夏视科正在搭建一整套、全链路质量数字化体系,通过离线或者在线,发现质量缺陷,避免批量损失。印刷废品其实也是企业资产的一部分,应该对缺陷进行分类和分析,通过表象回溯根源,为企业的精益生产和管理,带来指导。华夏视科已经开始建立质量数据库,让系统深度学习,主动识别缺陷并分类,从人机交互向系统自动交互转变,实现质量全链路数字化溯源管控。






hxsksinomv.b2b168.com/m/

返回目录页